食品伙伴網訊 3月25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2年第4期通告,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420批次,涉及調味品、蔬菜制品、水產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肉制品、酒類和食用農產品等,檢出不合格食品11批次。
4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涉及,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其中,2批次食品檢出過氧化值超標,分別為徐州邳州市土山鎮花樂購超市銷售的標稱徐州哥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葵花籽(原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蘇果超市(淮安)有限公司金湖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徐州合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工馓子,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敗的早期指標。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但長期食用嚴重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被氧化,還可能與產品儲存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還有2批次糕點檢出酸價超標,分別為泰州興化市果來食品店銷售的標稱無錫市有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奶皮紅豆面包,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徐州市宏潤麗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徐州市鳳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羊角蜜(糕點),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等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辨別出油脂酸敗特有的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值(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食品生產者原料采購上把關不嚴;油脂加工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環境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油脂的氧化酸敗。
3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
3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徐州邳州市瑞之生生鮮肉店銷售的黑腿雞,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蘇省鹽城東臺市富安鎮麗都農貿市場何良根銷售的鯽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蘇州市相城區黃埭小哥哥水產店銷售的黃鱔,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氯霉素是酰胺醇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250號)中將氯霉素列為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在食品動物中不得檢出。雞肉中檢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長期食用恩諾沙星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中蓄積,進而對人體機能產生危害,還可能使人體產生耐藥性菌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鯽魚、黃鱔中恩諾沙星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2批次糕點和蔬菜制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連云港市海州區中潤發生活購物超市店銷售的標稱徐州寶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無蔗糖吐司面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連云港市灌南縣樂購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常州市玉蝶特產食品廠生產的春不老蘿卜干,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一種常見的廣譜性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能被人體迅速吸收,并分布于血液和多個器官中,長期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食品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減緩產品腐敗變質超范圍使用,也可能是對原輔料管控不足由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引入。
此外,還有1批次肉制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1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鎮江新區大港惠樂購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江蘇滬盈肉禽有限公司生產的脆皮醬香鳳爪(輻照產品),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蘇州市吳中區胥口張立紅水產攤銷售的梭子蟹,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依法查處違法行為,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及時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開。
不合格產品信息
(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相關報道: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4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